일 | 월 | 화 | 수 | 목 | 금 | 토 |
---|---|---|---|---|---|---|
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categorical variable
- post hoc test
- 한서지리지
- 지리지
- 히스토그램
- 고구려
- 우분투
- 통계학
- 패수
- 통계
- 독사방여기요
- 창평
- 태그를 입력해 주세요.
- linear regression
- 한서
- spss
- repeated measures ANOVA
- Histogram
- 기자
- t test
- 신라
- 풍백
- 낙랑군
- 유주
- R
- 선형회귀분석
- 단군
- 기자조선
- 후한서
- ANOVA
- Today
- Total
獨斷論
독사방여기요 원문 본문
读史方舆纪要
(清)顾祖禹
叙宁都魏禧
叙南昌彭士望
总叙一
总叙二
总叙三
凡例二十六则
目次
历代州域形势纪要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北直方舆纪要序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南直方舆纪要序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山东方舆纪要序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山西方舆纪要序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河南方舆纪要序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陕西方舆纪要序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四川方舆纪要叙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湖广方舆纪要序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江西方舆纪要叙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浙江方舆纪要叙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福建方舆纪要叙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广东方舆纪要叙
卷一百
卷一百一
卷一百二
卷一百三
卷一百四
卷一百五
广西方舆纪要叙
卷一百六
卷一百七
卷一百八
卷一百九
卷一百十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二
云南方舆纪要序
卷一百十三
卷一百十四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六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八
卷一百十九
贵州方舆纪要叙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川渎异同序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叙宁都魏禧
《读史方舆纪要》一百三十卷,常熟顾祖禹所撰述也。其书言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所可见,而景物游览之胜不录焉。《历代州域形势》凡九卷,《南北直隶十三省》凡一百十四卷,《山川源委》凡六卷,《天文分野》一卷。《职方》《广舆》诸书,袭讹踵谬,名实乖错,悉据正史考订,以折衷之。祖禹沈敏有大略,为人奇贫而廉介,宽厚朴挚,不求名于时,与宁都魏禧为兄弟交。禧既笃服其书,祖禹因请为之叙。禧愀然而叹曰:有是哉!此数千百年所绝无而仅有之书也。惟禧学不足贯穿诸史,足迹不及天下五分之一,顾何足推明祖禹意?然窃尝得举其论之最伟且笃者,以示子弟。盖其大者有二:一以为天下之形势,视乎建都。故边与腹无定所,有在此为要害而彼为散地,此为散地彼为要害者。一以为有根本之地,有起事之地。立本者必审天下之势,而起事者不择地。呜呼!古今豪杰,暴起草昧,往往迫而应天人之会,初未尝迁地而谋形胜也。用其地之人,因其地之势,以驱策天下,而天下无以难之。盖其故可思矣。失其术,则据十二百二之雄而可以亡,得其术,则虽迫狭瘠弱,而无不可批导,以中天下之要。祖禹贯穿诸史,出以己所独见,其深思远识,有在于言语文字之外,非方舆可得纪者。呜呼!非其人,谁与知之?此则禧所欲为祖禹叙而不复辞让者也。北平韩子孺时从余案上见此书,瞪目视余曰:?#20309;哉?吾不敢他论。吾侨家云南,出入黔蜀间者二十余年,颇能知其山川、道里。顾先生闭户宛溪,足不出吴会,而所论攻守奇正荒僻幽仄之地,一一如目见而足履之者,岂不异哉??#31143;于是并识之。
叙南昌彭士望
读古今上下数千百年之书,以自成一书,兼括数千百年之上,使数千百年下之人不能不读。此其志,岂文人经生之所能及者哉?而成是书者,则有数难:识难朗而精,资难敏而决,断制严而难确,心胸阔而难细,此难之在己者也;其待资于外者,博考难于书,明辩难于友,取给繁费难于财,游涉方域难于遍,为尤难焉。夫使其书为悬解冥悟,综合事理,殚一夫之精力,虽极穷困无聊时,犹或可以坐致。古之人有能之者矣。惟撰述方舆之书,则高山大川之寥阔,渎壑丘陵之琐细,古今名号之建置不一,崩筑疏凿之因创损益各异,或侨设而名存,或陵谷变迁而实没,舟车之所不通,人力之所罕至,容并有之。而是人则踽踽穷饿妻子之不惜,独身闭一室之中,心周行大地九万里之内外,别白真伪,如视掌中,手画口宣,立为判决,召东西南北海之人,质之而无疑,聚魁奇雄杰闳深敏异之士,辩之而不穷,据之而有用。此其人之资赋。盖乔岳翕河之所降生,使之续禹书之遗,以诏告于天下万世,为开辟之所仅见。望行年七十,得此一士,数常熟顾祖禹之为《方舆纪要》是矣。祖禹之创是书也,年三十九,秉厥考之遗言,及先祖所为之地志、九边之图说,僻处宛溪,不交州府,间藉资于馆;游历所至,惟有借书,随即钞纂,睹记所及,更获新胜,即改窜增益之。虽十易草所不惮,经二十年,始成是书。自为《历代州域形势》通论至《天文分野》,共百三十卷,可六千页。祖禹尝语望曰:“历代之书,世远言湮,难穷其蕴,惟览者能自得其指归。禹之为是书也,以史为主,以志证之;形势为主,以理通之;河渠沟洫,足备式遏;关隘尤重,则增入之;朝贡四夷诸蛮,严别内外;风土嗜好,则详载之;山川设险,所以守国;游观诗赋,何与人事,则汰去之。此书之立体者也。其采用之书,自二十一史地志而下,凡百十种,具见于《发凡》。”是其志之超迈,用力之专勤,而成书之浩博,亦既无复加矣。乃其意中绝不自矜喜,若身未尝与其事,望故尤笃服祖禹之人。其胆似韩稚圭,而先几旁瞩,不敢置胜负于度外;智似李长源,而愿学邹鲁,不好神仙;德量似娄师德,含弘光大,唾面自干,而人卒不能唾其面;清操似卢怀慎,吐纳万有,而不为无口匏;宽静似谢安石,绝意声色,不事矫情;奇才博学似王景略,虽去桓温,必不为苻坚所用。祖禹之人如是。望盖观摩朝夕,阴察其人而得之。惟有其人,而后可用其书,有其书,而益知其人之用大。宁都魏禧已备言其书之用,望第述其书与人之本末如是。天下后世,当共见之矣。
总叙一
昔在神禹克平洪水之灾,作为《禹贡》,孔子删书,列于六经。其并传者,又有《山海经》,其词迂诞。太史公曰:“言山川者,断自《禹贡》”,允矣。自禹以神圣平成天下,传之子孙,其支庶列为侯伯。其在《商颂》曰:“韦顾既伐。”说《诗》者曰:“顾亦桀党也。”呜呼!桀之暴虐,天下皆知弃之。顾为同姓国,葛藟相庇,宗社无陨,义也。汤欲倾夏,则不得不先剪顾,顾亡而夏随之矣。然则顾非党于桀也。后有弃其宗祀,献符瑞于仇雠之庭者,是则顾之罪人也已。自汤伐顾,而顾遂微于商周之世。及汉兴,始得姓于江淮之南,盖少康封少子于会稽,以奉禹祀。至春秋时,越子允常而始大,〔其〕子勾践遂以其国霸,灭吴而有其地,通盟于上国,又数传为楚所灭,子孙窜处于江南,各保城邑,自为君长。而海阳侯以灭秦诛项功,分符汉室,五传侯绝。侯之子孙,皆以顾为姓,保氏族于江南。及吴丞相雍以功名显,累传以降,皆有功德文章,载在史册。至黄门侍郎野王,则以著述显于梁陈之际,所著书数百卷,而舆地志尤见重于世,至今学者犹宗师而俎豆之。由隋唐以迄两宋,子孙代有名人。而征君原九于宋端平元年,由临安避地梁溪,耕读于宛溪之上,子孙奉遗命,历元世皆隐居不仕。明成化中,征侍郎允敬,始官于朝。曾孙光禄丞大栋,当嘉靖间,好谈边徼利病,跃马游塞上,与大司马灵宝许公论善,撰次《九边图说》,梓行于世。子奉训大夫文耀,万历中,以光禄大官正奉使九边,还对,条奏甚悉,天子称善。文耀生郡诸生龙章,早卒。龙章生柔谦,九岁而孤,好读书,补邑弟子员,深慨科举之学,不足裨益当世,慨然欲举一朝之典故,讨论成书。年及强仕,而遘流寇之变,遂遁入山,焚笔瘗砚,率子祖禹躬耕于虞山之野。久之益穷困,愤懑无聊,得奇疾,将卒,呼小子命之曰:“吾家自两汉以来,称为吴中文献,先代所著述,小子可考而知也。士君子遭时不幸,无可表见于世,亦惟有掇拾遗言,网罗旧典,发舒志意,昭示来兹耳。尝怪我《明一统志》,先达推为善本,然于古今战守攻取之要,类皆不详;于山川条列,又复割裂失伦,源流不备。夫以一代之全力,聚诸名臣为之讨论,而所存仅仅若此,何怪今之学者,语以封疆形势,惘惘莫知。一旦出而从政,举关河天险,委而去之,曾不若藩篱之限、门庭之阻哉?先光禄在世庙时,傍徨京邑,岌岌乎有肩背之虑,图论九边,以风示谋国者。先奉训当神庙中,四方无虞,以边备渐弛,伏戎可虑,先事而忧,卒中忌讳,仕不获振。先文学请缨有志,揽辔无年。及余之身,而四海陆沈,九州腾沸,仅获保首领,具衣冠,以从祖父于地下耳。嗟乎!园陵宫阙,城郭山河,俨然在望,而十五国之幅员,三百年之图籍,泯焉沦没,文献莫征,能无悼叹乎?予死,汝其志之矣!”小子匍伏呜咽而对曰:“小子虽不敏,敢放弃今日之所闻?”卒一年,而祖禹以疾废。又三年,疾愈。不揣愚陋,思欲远追《禹贡》《职方》之纪,近考春秋历代之文,旁及裨官野乘之说,参订百家之志,续成昭代之书,垂之后世,俾览者有所考镜。而贫贱忧戚,杂乱其中。上之,不能涉江逾河,登五岳,浮沅湘,探禹穴,穷天下之形势;次之,不能访求故老,参稽博识,因以尽知天下险易厄塞之处;下之,不能备图志,列史乘,不出户而周知山川城郭里道之详。惟是守残抱缺,寤叹穷庐,吮笔含毫,消磨岁月,庶几无负先人提命之意。若以语于著作之林,余小子夫何敢?
总叙二
客谓顾子曰:“子所著《方舆纪要》一书,集百代之成言,考诸家之绪论,穷年累月,不休。至于舟车所经,亦必览城郭,按山川,稽里道,问关津,以及商旅之子,征戍之夫,或与从容谈论,考核异同。子于是书,可谓好之勤,思之笃矣。后有起者,考求险要,辩别攻守,远而周知天下之故,近而都邑之间,非子之书,何所适从焉?”余曰:“否否不然。古人有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明于匠石之任者,或昧于雕镂之细。予也未尝溯江河,登恒岱,南穷岭海,北上燕冀。间有涉历,或拘于往返之程,或困于羁旅之次。不获放旷优游,博观广询,间尝按之图画,索之典籍,亦举一而废百耳。又或了了于胸中,而身至其地,反若焉。所谓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又异辞者,不可胜数也。余之书其足据乎?且孙子有言: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夫论兵之妙,莫如孙子;而论地利之妙,亦莫如孙子。使信余之书,而不取信于乡导,譬之掩耳而求闻,闭目而求见,所误必多矣。且夫地利亦何常之有哉?函关、剑阁,天下之险也。秦人用函关,却六国而有余。迨其末也,拒群盗而不足。诸葛武侯出剑阁,震秦陇,规三辅。刘禅有剑阁,而成都不能保也。故金城汤池,不得其人以守之,曾不及培之丘、泛滥之水;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以为敌难。是故九折之阪、羊肠之径,不在邛崃之道、太行之山;无景之溪、千寻之壑,不在岷江之峡、洞庭之津。及肩之墙,有时百仞之城不能过也;渐车之浍,有时天堑之险不能及也。知求地利于崇山深谷、名城大都,而不知地利即在指掌之际,乌足与言地利哉?善乎孙子之言曰: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能与我战;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然则变化无穷者,地利也。地利之微,图不能载,论不能详,而变化于神明不测之心。所谓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者乎。故曰:方圆奇偶,千秋不易也。伏羲以之画八卦,大禹以之演九畴。伍两卒旅,千秋不易也。武侯以之列八阵,李靖以之变六花。城郭山川,千秋不易也。起于西北者,可以并东南,而起于东南者,又未尝不可以并西北。故曰:不变之体,而为至变之用;一定之形,而为无定之准。阴阳无常位,寒暑无常时,险易无常处。知此义者,而后可与论方舆。使铢铢而度之,寸寸而比之,所失必多矣。吾尝考蒙古之用兵,奇变恍惚,其所出之道,皆师心独往,所向无前。故其武略,比往古为最高。彼岂尝求之于山海之图、里道之志哉?然则求地利于吾书,无乃犹是刻舟之见乎?吾虑举足动步,或将有碍焉者也。客其益广所闻,无过恃吾之书也已。”
总叙三
或曰:“审如子言,则乡导之于地利,重矣。然则子之书,其可废乎?”曰:“何可废也?孙子言: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然不得吾书,亦不可以用乡导。夫南行之不可以北辕也,东泛之不可以西楫也,此易知也。西北多山,而未尝无沮洳之地;东南多水,而未尝无险仄之乡,此易知而不易知者也。且夫一指蔽前,则泰山不见;十步易辙,则日景不分,使其惘惘焉。左陷大泽而不知,前入深谷而不悟,乃欲执途之人,而求其为乡导,乡导其可恃乎哉?何也?乡导用之于临时者也,地利知之于平日者也。平日未尝于九州之形胜、四方之险易,一一辨其大纲,识其条贯,而欲取信于临时之乡导,安在不为敌所愚也?是故先知马陵之险,而后可以定入魏之谋;先知井陉之狭,而后可以决胜赵之计。不然,曹瞒之智,犹惕息于阳平;武侯之明,尚迟回于子午。乃谓求地利于临时,而不求地利于平日,岂通论哉?是故途有所必由,城有所必攻,此知之于平日者也。欲出此途,而不径出此途者,乃善于出此途者也;欲攻此城,而不即攻此城者,乃善于攻此城者也。此知之于平日,而不得不资于临时者也。攻则攻敌之所不能守,守则守敌之所不能攻。辨要害之处,审缓急之机,奇正断于胸中,死生变于掌上,因地利之所在,而为权衡焉。此固大将之任,而非可问之于乡导者也。凡吾所以用多用寡,用分用合,用实用虚之处,既已灼然知之,而后博求之于乡导,从其可信,缺其可疑,以善吾地利之用。岂徒寄耳目于仆夫云尔哉?此吾书所以必不可废也,且不独行军之一端也。天子内抚万国,外莅四夷,枝干强弱之分,边腹重轻之势,不可以不知也。宰相佐天子以经邦,凡边方利病之处,兵戎措置之宜,皆不可以不知也。百司庶府,为天子综理民物,则财赋之所出,军国之所资,皆不可以不知也。监司守令,受天子民社之寄,则疆域之盘错,山泽之薮慝,与夫耕桑水泉之利,民情风俗之理,皆不可以不知也。四民行役往来,凡水陆之所经,险夷趋避之实,皆不可以不知也。世乱则由此而佐折冲、锄强暴,时平则以此而经邦国、理人民,皆将于吾书有取焉耳。”“然则孙子之说,固未当乎?”曰:“非也。孙子之言,固以地利者,行军之本;而乡导者,地利之助也。先知地利,而后可以行军;以地利行军,而复取资于乡导,夫然后可以动无不胜。凡吾所以为此书者,亦重望夫世之先知之也。不先知之,而以惘然无所适从者,任天下之事,举宗庙社稷之重,一旦束手而畀之他人,此先君子所为愤痛呼号,扼腕以至于死也。予小子既已奉遗命采旧闻,旁搜记载,规之正史,稍成一家之言,合为一十八部,分为百三十卷,藏之家塾,以俟来者。”
凡例二十六则
天下之形势,视乎山川;山川之络,关乎都邑。然不考古今,无以见因革之变;不综源委,无以识形势之全。是书首以列代州域形势,先考镜也;次之以北直、南直,尊王畿也;次以山东、山西,为京室之夹辅也;次以河南、陕西,重形胜也;次之以四川、湖广,急上游也;次以江西、浙江,东南财赋所聚也;次以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自北而南,声教所为远暨也;又次以川渎异同,昭九州之脉络也;终之以分野,庶几俯察仰观之义与!
地道静而有恒,故曰方;博而职载,故曰舆。然其高下险夷、刚柔燥湿之繁变,不胜书也;人事之废兴损益、圮筑穿塞之不齐,不胜书也。名号屡更,新旧错出,事会滋多,昨无今有,故详不胜详者,莫过于方舆。是书以古今之方舆,衷之于史,即以古今之名,质之于方舆。史其方舆之乡导乎?方舆其史之图籍乎?苟无当于史,史之所载不尽合于方舆者,不敢滥登也。故曰《读史方舆纪要》。
天地位而山川奠,山川奠而州域分,形势出于其间矣。是书以一代之方舆,发四千余年之形势,治乱兴亡,于此判焉。其间大经大猷,创守之规,再造之绩,孰合孰分,谁强谁弱,帝王卿相之谟谋,奸雄权术之拟议,以迄师儒韦布之所论列,无不备载。或决于几先,或断于当局,或成于事后,皆可以拓心胸、益神智。《书》曰: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俯仰古今,亦可以深长思矣。
禹平水土,主名山川。《职方》辨州,惟表山薮川浸。司马迁作《史记》,昔人谓其能言山川条列,得《禹贡》之意,班、范诸家所不逮。唐太宗因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六典》所载,犁然可观。是书亦师其意。两京十三司之首,皆列疆域、名山、大川、重险,俾一方之形势,灿列在前;而后分端别绪,各归条理,亦以详前人之所略也。
王者体国经野,于是乎有城邑。城邑定而方位列焉,缓急分焉,于是乎有山薮川浸。山川布而相其阴阳,察其险易,于是乎有关梁阻厄,为城邑之卫。自古及今,经理方舆者,不能异也。是书于两京十三司各郡邑中,皆以此为次第,从同者则以例附焉,所以便于考索也。
城邑、山川、关隘之属,有特见者,如专言某城某山是也;有附见者,如言某山而附以某山,言某川而复及某水是也;有互见者,如言某山而旁及于某川某关,言某关而旁及于某城某山是也。
《地理志》始于班固,最为雅驯。刘昭《补后汉郡国》,参入古今地名,为功不少,所惜微有缪误耳。《晋志》仅存郛郭,《齐志》略标形似。沈约《州郡》,详而未精,魏收《地形》秽而不备。《隋志》兼及梁、陈、齐、周,裨益颇多,而经纬未尽。刘句《唐志》略于天宝以后,欧阳氏略于天宝以前,功过不相掩也。《五代史•薛志》,曾见数条,较《欧志》颇胜。《欧志》无乃过略,与《宋志》详略失伦。辽金二《志》,《金志》差胜。明初《元志》缺漏,又在《宋志》之下也。是书参考沿革,大约本之正史,而他书所见,亦节取焉。虽然,秦汉城邑,其不可见于今者,盖什之二三。六朝以降,废置纷更,其不可见于今者,乃什之四五也。隋唐以来,边荒蛮落,时有兴革,其不可考者,亦什之一二矣。
从来沿革,有竟不入是书者。王莽篡汉,尽易天下郡县名号;侯景陷台城,契丹入汴,皆妄有改易之类是也。若夫晋弃中原,南北淆乱,州郡县邑,纷纭侨置,河南有广陵、丹阳之名,江渚有晋阳、太原之号;又疆埸战争,得失屡变,荒左依附,有无顿岐,循名责实,大都湮废。余力为考订,其引据不诬,义类可据者,悉为采入。至传闻互异,史氏浮靡史臣撰述,往往地属前朝,而讳从当代。如《晋书》《隋书》,皆讳虎为武,讳渊为泉之类,或地名相同而方域绝异,地名本异而里道正同,千里毫厘,未尝敢忽也。
古人著述,类皆慎重。《左氏传》析实白羽,夷实城父,慎之也。杜氏《释传》,或但曰鲁地、齐地,或竟曰地阙,不敢强为之辞也。盖寡陋之过小,缪戾之罪大。近世言方舆者,依据失伦,是非莫主;或一事而彼此相悬,一说而前后互异;称名偶同,漫为附会,传习不察,竟昧繇来;欲矜博洽之名,转滋缪戾之罪。余不敢妄为附和也。
方舆之书,自经史而外,彬彬成家者,魏晋以降,代有其人余辑《方舆书目》凡二卷,约千有余家。然自唐以前,传者绝少。由唐以迄宋元,可见者亦不过数家耳。《括地志》序于唐太宗,称其度越前载,然在宋时,已不可多得宋《崇文目》云:《坤元录》一本,即《括地志》。按杜氏《通典》,《坤元》与《简地志》并列,则非一书也。括,唐大历中讳曰简。其闻于世者,有江融、郑虔及贾耽之书,亦不可复见也。余尝读《元和志》,善其敷陈时事,条列兵戎,然考古无乃太疏。《寰宇记》自谓远轶贾、李之上贾耽、李吉甫,而引据不经,指陈多误。《纪胜》山川稍备,求其攻守利害则已迂。《广记》考核有余,而于形势险夷,则未尽晰也。《胜览》以下,皆偏于词章之学,于民物远犹无当焉。国家著作之材,虽接踵而出,大都取裁于乐史、祝穆之间,求其越而上之者,盖鲜也。
近代《一统》、《寰宇》、《名胜》诸志及《十三司通志》,余皆得见之。其天下郡县志得见者,十未六七也。局田野,无从搜集,间有已得其书,而时会且忤,未及采录,旋复失之者。故虽耳目流传之书,而阙略正不能免。虽然,形势详而名胜略如录衡山,而不载七十二峰之号;志太湖,而不及百渎七十二之名之类,中国详而四裔略,亦有边陲详而中土反略者。览者当得其大意,毋遽以闻见浅陋斥之,则几矣。
地利有错见于他条,而不载于郡邑之下者,有两说互异,而并存之者,疑以从疑也。
宋葛文康公曰:“记问之博,当如陶隐居,耻一事不知;记问之审,又当如谢安,不误一事。”世皆称胡氏注《通鉴》,见闻博而取舍精。然除口见于《水经注》,而误引蘧除水;万岁县见于《晋志》,而误改为延寿;他如永世未辨其在溧阳,定陵不知其近水。甚哉!著作之难也。要亦耳目偶遗,无关大故。余生而椎鲁,困穷失学,读书无多,自省多愧,偶有所见,误则正之,甚者削之,不敢妄为争辨,求胜于古人也。
高都、丹城,一城也,而误以为二。昭信、济阴、睢陵,一城也,而误以为三。云中、云州,胜州、东胜,夏州、灵夏,皆两地也,而误以为一。至于宛唐、死虎、虑、驴夷,字之讹也。居庸、翳翁,土军、吐京,声之变也。举一例余,类难悉数。每见近代诸志,一水一山,方位偶移,辄列为数处;千里百里,声称相似,则牵为一端。见闻日荒,义理日缪,安能与古人相上下乎?
六经而外,《左》《国》《史》《汉》,皆有诠释。古人散逸之书,见于古人援引者为多,是书悉为搜讨。至杜郑马三家之书,其言方舆,皆资采取,而杜氏尤长。王厚斋《玉海》一书,中所称引,类多精确。而《通释》一种,为功于《通鉴》甚巨,胡身之从而益畅其说,搜剔几无余蕴,余尤所服膺,故采辑尤备。
水道迁流,最难辨晰。河渠沟洫,班、马仅纪大端,而余史或缺焉。其详为之辞者,惟郦氏《水经注》,而杜佑甚病其荒缪。盖河源纡远,尚依《史》《汉》旧文,而江、汉以南,又皆意为揣测,宜其未尽审也。若其掇拾遗闻,参稽往迹,良为考古之助。余尝谓郦氏之病,在立意修辞,因端起类,牵连附合,百曲千回,文采有余,本旨转晦。使其据事直书,从原竟委,恐未可多求也。后世河防水利之书,作者相继。至于晚近,记载尤多,浮杂相仍,鲜裨实用余所见河防、海防、江防、水利、泉河、筹海诸书,不下十余种,惟潘氏《河防》、张氏《三吴水利》两书,差有可采。《川渎》一书,略仿《水经》之文,仰追《禹贡》之义,务期明确,无取辞费。
名山支山,山之大端也。其间有特峙者焉,有并峙者焉,连峙叠峙者焉山主分而脉本同,其间或起或伏。有突然独起者,有判然并峙者,有连接千百里,虽异名而实一山,又或一山而中包数山,一山而上起数山,诡异不可名状。经川支流,水之大端也。其间有汇流者焉,分流者焉,并流绝流者焉水主合而源各异,其间或合或离。有数流而汇为一川者,一川而散为数川者;有两川势敌,既合而并流数里,仍分二川者;有水性劲弱不同,清浊互异,绝流各出,竟不相通者,诡异亦不可名状也。蔡氏曰:“山本同而末异,水本异而末同。”丘氏曰:“山体阳而用阴,用阴故静而能深。天下之幽奇险奥,莫过于山也。水体阴而用阳,用阳故动而多变。天下之纵横恣肆,莫甚于水也。”此可以语山川之性情矣。
水之至浊者莫如河,故河最善决。北纪大川,漳水最浊。南条大川,汉水最浊。故漳、汉之水,亦多溃溢。水道既变,小而城郭关津,大而古今形势,皆为一易矣。余尝谓天至动,而言天者不可不守其常;地至静,而言地者不可不通其变。此亦一验也。
管子曰:“不知地利者,不能行军。”孙子曰:“地形者,兵之助。”晁错曰:“用兵临战,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何承天曰:“山陵水泉,地阵也。盖地利之于兵,如养生者必藉于饮食,远行者必资于舟车也。《孙子》十三篇,大都推明地利,不特九攻九地之文而已。”李吉甫序《元和志》曰:“今言地利者,凡数十家。尚古远者,或搜古而略今;采谣俗者,或传疑而失实。至于丘壤山川、攻守利害,皆略而不书。此微臣所以精研,圣后所宜周览也自宋《寰宇记》以后,凡兵戎战守之事,皆略而不书。岂欲公之天下,如汉人所云,《史记》载山川险易远近,不当在诸侯王者乎。”
正方位,辨里道,二者方舆之眉目也。而或则略之,尝谓言东,则东南、东北皆可谓之东。审求之,则方同而里道参差,里同而山川回互。图绘可凭也,而未可凭;记载可信也,而未可信。惟神明其中者,始能通其意耳。若并方隅里道而去之,与面墙何异乎?
前代之史易读,近代之史难读。司马公作《通鉴》,于《史》《汉》《三国》,采取最多,晋宋而降,则旁稽博考,参取成书。其正史所存,什或未能三四也。十七史以后,宋元二史,最为芜缪。《通鉴》续编,引蔓延流,开卷欲卧。《续纲目》因袭义例,稍成体裁,然而疏漏不少矣。近时史学益荒,方舆一家,尤非所属意。余尝谓五代以前,尚可据史以绳志;五代以后,又当据志以律史。盖志犹凭实,而史全蹈虚也。是书于宋元诸史,不能尽存,而近时闻见,尤用阙如。盖不欲以可据之方舆,乱以无稽之记载也。
储氏曰:“知古非难,知今为难。夫古不参之以今,则古实难用;今不考之于古,则今且安恃?”自世庙以来,黄河决塞,朝暮不常,边塞震惊,出入无候,至于倭夷突犯,流毒纵横;盗贼乘衅,播恶未已。其间城堡之覆败,亭障之消亡,村落之涂炭,留心民社者,不忍委于不知也。知之亦必考前人之方略,审从来之要害,因时而发,择利而行,弭灾消患,不虞无术耳。然则真能知古而知今,正不难矣。
编户多寡不同,大约以嘉、隆间为断。水陆道里远近不同,大约以水道为主。其后先迂直之数,可折衷而得之也。
九边厄口,盘互纡回;西南洞寨,纷岐错杂。累举难详,烦称未尽。苟非事实可稽,图籍可据者,无庸漫列其名,徒眩耳目为也。
说者曰:风后受图,九州始布,此舆图之始也。山海有经,为篇十三,此地志之始也。《周礼》大司徒而下,职方、司书、司险之官,俱以地图周知险阻,辨正名物。战国时,苏秦、甘茂之徒,皆据图而言天下险易。萧何入关,先收图籍。邓禹、马援,亦以此事光武成功名。儒者自郑玄、孔安国而下,皆得见图籍,验周汉山川。盖图以察其象,书以昭其数,左图右书,真学者事也。余初事方舆,即采集诸家图说,手为摸写旧藏朱思本画方图及罗洪先《广舆图》,寻得宋人《南北对境图》及近时长江、海防及九边图,凡数种,既成,病其疏略,乃殚力于书。苏氏曰:“图者,所以辅书之成也。书以立图之根柢,图以显书之脉络。以图从书,图举其要可也,不患其略也。”
太祖初有天下,即编列天下地理形势为书,藏之太府;既又诏天下各献图籍,以求山川险易之实。英庙时,诏大臣撰《一统志》,所成乃仅如此。惜当时争其事者,不诏之以祖训,而遽格于陈循之讠皮说也。倘有任修明之责者,明示体裁,使郡邑各上图志,正封域,稽里道,验山川城池关塞之大,邮亭烽堠之细,无不具载,而古今政事贡赋风俗,以次详焉。散而为百国之车书,合而为一朝之典故,此亦度越古今之一端与。
方舆所该,郡邑、河渠、食货、屯田、马政、盐铁、职贡、分野之属是也。《禹贡》记九州,亦叙田赋、贡物、贡道及岛夷、西戎。《职方》则兼详人民、六畜、土宜、地利。《唐六典》亦载贡赋、外夷。余初撰次《历代盐铁》《马政》《职贡》及《分野》,共四种,寻皆散轶,惟《分野》仅存。病侵事扰,未遑补缀,其大略仅错见于篇中,以俟他时之审定,要未敢自信为已成之书也。
目次
○卷一
历代州域形势一唐虞三代 春秋战国秦
○卷二
历代州域形势二两汉 三国
○卷三
历代州域形势三晋 十六国附
○卷四
历代州域形势四南北朝 隋
○卷五
历代州域形势五唐上
○卷六
历代州域形势六唐下 五代 九国附
○卷七
历代州域形势七宋上 夏附
○卷八
历代州域形势八宋下 辽金元附
○卷九
历代州域形势九明
○卷十
北直一封域 山川险要
○卷十一
北直二顺天府
○卷十二
北直三保定府
○卷十三
北直四河间府
○卷十四
北直五真定府
○卷十五
北直六顺德府 广平府
○卷十六
北直七大名府
○卷十七
北直八永平府 保安府 延庆州
○卷十八
北直九万全行都司 开平、大宁二卫及诸裔附
○卷十九
南直一封域 山川险要
○卷二十
南直二应天府
○卷二十一
南直三凤阳府
○卷二十二
南直四淮安府
○卷二十三
南直五扬州府
○卷二十四
南直六苏州府 松江府
○卷二十五
南直七常州府 镇江府
○卷二十六
南直八庐州府 安庆府
○卷二十七
南直九太平府 池州府
○卷二十八
南直十宁国府 徽州府
○卷二十九
南直十一徐州 滁州 和州 广德州
○卷三十
山东一封域 山川险要
○卷三十一
山东二济南府
○卷三十二
山东三兖州府
○卷三十三
山东四兖州府下
○卷三十四
山东五东昌府
○卷三十五
山东六青州府
○卷三十六
山东七莱州府 登州府
○卷三十七
山东八辽东行都司
○卷三十八
山东九朝鲜等裔附
○卷三十九
山西一封域 山川险要
○卷四十
山西二太原府
○卷四十一
山西三平阳府
○卷四十二
山西四汾州府 潞安府
○卷四十三
山西五泽州 沁州 辽州
○卷四十四
山西六大同府
○卷四十五
山西七蒙古等裔附
○卷四十六
河南一封域 山川险要
○卷四十七
河南二开封府
○卷四十八
河南三河南府
○卷四十九
河南四怀庆府 卫辉府 彰德府
○卷五十
河南五归德府 汝宁府
○卷五十一
河南六南阳府 汝州
○卷五十二
陕西一封域 山川险要
○卷五十三
陕西二西安府
○卷五十四
陕西三西安府下
○卷五十五
陕西四凤翔府
○卷五十六
陕西五汉中府
○卷五十七
陕西六延安府 庆阳府
○卷五十八
陕西七平凉府
○卷五十九
陕西八巩昌府
○卷六十
陕西九临洮府 河、洮、岷三卫
○卷六十一
陕西十榆林镇
○卷六十二
陕西十一宁夏镇
○卷六十三
陕西十二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卷六十四
陕西十三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下
○卷六十五
陕西十四哈密等裔附
○卷六十六
四川一封域 山川险要
○卷六十七
四川二成都府
○卷六十八
四川三保宁府 顺庆府
○卷六十九
四川四夔州府 重庆府
○卷七十
四川五遵义府 叙州府
○卷七十一
四川六潼川州 眉州 邛州
○卷七十二
四川七嘉定州 泸州 雅州
○卷七十三
四川八龙安府 马湖府 镇雄等各羁縻 府司卫所附
○卷七十四
四川九建昌行都司 番戎附
○卷七十五
湖广一封域 山川险要
○卷七十六
湖广二武昌府 汉阳府 黄州府
○卷七十七
湖广三承天府 德安府 岳州府
○卷七十八
湖广四荆州府
○卷七十九
湖广五襄阳府 郧阳府
○卷八十
湖广六长沙府 常德府 衡州府
○卷八十一
湖广七永州府 宝庆府 辰州府
○卷八十二
湖广八郴州 靖州 施州等羁縻卫司附
○卷八十三
江西一封域 山川险要
○卷八十四
江西二南昌府 瑞州府 南康附
○卷八十五
江西三九江府 饶州府 广信府
○卷八十六
江西四建昌府 抚州府
○卷八十七
江西五吉安府 临江府 袁州府
○卷八十八
江西六赣州府 南安府
○卷八十九
浙江一封域 山川险要
○卷九十
浙江二杭州府 严州府
○卷九十一
浙江三嘉兴府 湖州府
○卷九十二
浙江四绍兴府 宁波府 台州府
○卷九十三
浙江五金华府 衢州府
○卷九十四
浙江六处州府 温州府
○卷九十五
福建一封域 山川险要
○卷九十六
福建二福州府 兴化府 福宁州
○卷九十七
福建三建宁府 延平府
○卷九十八
福建四汀州府 邵武府
○卷九十九
福建五泉州府 漳州府
○卷一百
广东一封域 山川险要
○卷一百一
广东二广州府 肇庆府 罗定府
○卷一百二
广东三韶州府 南雄府
○卷一百三
广东四惠州府 潮州府
○卷一百四
广东五高州府 雷州府 廉州府
○卷一百五
广东六琼州府
○卷一百六
广西一封域 山川险要
○卷一百七
广西二桂林府 平乐府
○卷一百八
广西三梧州府 浔州府
○卷一百九
广西四柳州府 庆远府
○卷一百十
广西五南宁府 太平府
○卷一百十一
广西六思恩军民府 镇安府 思明府 田州 泗城等羁縻州县及长官司附
○卷一百十二
广西七安南等裔附
○卷一百十三
云南一封域 山川险要
○卷一百十四
云南二云南府 曲靖军民府 寻甸府
○卷一百十五
云南三临安府 江府 广西府 广南府 元江军民府
○卷一百十六
云南四楚雄府 姚安军民府 武定府 景东府 镇沅府
○卷一百十七
云南五大理府 鹤庆军民府 丽江军民府 永宁府 北胜州 澜沧卫附
○卷一百十八
云南六永昌军民府 蒙化府 顺宁府 云州
○卷一百十九
云南七车里等各羁縻土司附
○卷一百二十
贵州一封域 山川险要
○卷一百二十一
贵州二贵阳军民府 安顺军民府 都匀府 平越军民府 黎平府各卫所附
○卷一百二十二
贵州三思南府 思州府 镇远府 铜仁府 石阡府 各卫附
○卷一百二十三
贵州四龙里军民等卫
○卷一百二十四
川渎一《禹贡》山川
○卷一百二十五
川渎二大河上
○卷一百二十六
川渎三大河下
○卷一百二十七
川渎四淮水 汉水
○卷一百二十八
川渎五大江 盘江
○卷一百二十九
川渎六漕河 海道
○卷一百三十
分野